清迈皇家大学与云南大学合作 双学位项目深耕澜湄文化研究
【清迈讯】2025 年 10 月,清迈皇家大学(CMRU)人文学院与中国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联合启动 “澜湄流域文化研究” 双学位项目,首批 28
名学生(中泰各 14 名)正式入学,该项目是澜湄合作框架下首个聚焦区域文化研究的本科双学位项目,旨在培养跨文化研究与遗产保护人才。
项目采用 “2+2” 培养模式:学生前两年在本校学习基础课程(泰语 / 汉语语言、澜湄历史概论等),后两年赴合作院校学习专业课程(泰国学生赴云南大学学习 “中国西南民族文化”“文化遗产数字化”,中国学生赴清迈皇家大学学习 “兰纳文化研究”“东盟文化遗产保护”),毕业可获两校学士学位证书。“我们的课程特别注重实地调研,” 清迈皇家大学项目负责人巴尼教授说,“每年 3 月,学生将组队沿湄公河开展‘文化溯源之旅’,去年试点团队在老挝琅勃拉邦记录了 12 首濒危传统歌谣,还协助当地博物馆完成了 3 件文物的数字化建档。”
来自云南大学的学生王玥,目前正在清迈皇家大学学习 “兰纳壁画修复技术”,她的研究课题是 “中泰佛教壁画色彩对比”:“上周我跟着教授去清曼寺实习,学习用天然矿物颜料修复壁画,这种实践机会在国内很难得,而且能直接和当地工匠交流,让我对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新的理解。” 泰国学生披集则在云南大学参与 “傣族贝叶经数字化” 项目,他用泰语和汉语双语标注贝叶经内容:“澜湄流域的文化本来就有很多共通之处,我们的研究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被更多人看见。”
两校还联合成立 “澜湄文化研究中心”,每年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,2025 年的主题为 “湄公河流域的民俗传承与当代创新”,将邀请中、泰、老、缅等国的 20 位专家参会。据巴尼教授透露,项目未来计划拓展至硕士阶段,还将与湄公河委员会合作,开展 “流域文化生态保护” 联合研究,为区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学术支持。
- • 清迈皇家大学与老挝国立大学联合农业实训 助边境农户种出 “增收稻”
- • 碧武里府立大学研发山竹保鲜技术 延长货架期至 15 天解果农难题
- • 东方大学与中国暨南大学合作 华文教育项目惠及泰南华人社区
- • 曼谷大学与法国 ESSEC 商学院合办奢侈品管理硕士 链接全球时尚产业
- • 孔敬大学研发 AI 农业气象预测系统 助东北部农户抗风险
- • 清迈大学缅甸留学生获诗琳通公主奖学金 守护跨境森林生态
- • 宋卡王子大学普吉校区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 旅游管理项目深耕海岛可持续发展
- • 泰国国家发展管理学院(NIDA)开设公共管理硕士 实战培育政策制定者
- • 博仁大学研发泰式植物性包装材料 破解海鲜产业环保难题
- • 川登喜皇家大学迎诗琳通公主 传统医学传承项目获皇室支持
- • 北大年大学华裔学生获诗琳通公主奖学金 守护马来族传统音乐
- • 素可泰他尼皇家大学与越南河内大学合办汉语教育硕士 培养区域汉语师资
- • 佛统皇家大学研发 “稻田 - 鸭 - 鱼” 生态系统 实现种养双赢
- • 清迈基督教大学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合作 设计赋能山区手工艺
- • 曼谷北部大学老挝学生获诗琳通公主奖学金 深耕跨境妇幼健康
- • 那黎宣大学与中国农科院合办 “智慧农业” 硕士 实战培育田间专家
- • 呵叻大学研发 “稻田福寿螺快速检测试剂盒” 解农户虫害难题
- • 玛哈沙拉堪大学迎诗琳通公主 乡村教育创新项目获皇室点赞
- • 南邦皇家大学与缅甸曼德勒大学合作 农业技术推广惠及边境农户
- • 素叻他尼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合办旅游管理硕士 聚焦可持续旅游
- • 北曼谷大学研发智能停车系统 破解曼谷 “停车难”
- • 泰国艺术大学老挝留学生获诗琳通公主奖学金 深耕传统舞蹈数字化
- • 四色菊皇家大学与云南师范大学合作 汉语 + 职业技能赋能区域发展
- • 碧武里皇家大学与韩国汉阳大学合办设计硕士 实战项目落地产业
- • 东方大学研发泰式草药护肤品 本土原料打造国际品牌
- • 兰实大学迎诗琳通公主 职业教育成果获皇室肯定
- • 清莱皇家大学与老挝国立大学合作 澜湄教师培训惠及千余人
- • 宋卡王子大学与奥克兰大学合办环境科学硕士 聚焦南极科考
- • 孔敬大学研发耐旱橡胶树品种 助东北部农民抗风险
- • 朱拉隆功大学泰缅混血生获诗琳通公主奖学金 深耕跨境医疗
- • 曼谷吞武里大学与浙大合作 智能制造双学位打通中泰产业通道
- • 泰国法政大学与伯克利合办公共政策硕士 聚焦东盟治理实战
- • 清迈大学研发亚洲象保护系统 卫星追踪技术守护野生种群
- • 玛希隆大学迎诗琳通公主 热带病研究中心发布登革热疫苗新成果
- • 宋卡王子大学与澳大利亚高校合作 联合实验室守护海洋生态
- • 泰国国王科技大学与西门子合作 可持续能源研究生项目落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