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拉隆功大学研发 “文化保鲜剂”:纳米涂层让古籍延寿 20 年

泰国皇家学院首席中文教授 阅读:4 2025-09-28 09:23:20 评论:0

  【曼谷讯】2024 年 12 月,泰国国家研究院年度成果展上,朱拉隆功大学理学院与文学院联合研发的 “SalvaStory” 纳米涂层清漆引发关注 —— 这项针对热带潮湿气候的技术,能在纸质文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明保护膜,将古籍寿命从原本的 50 年延长至 70-75 年,为《罗摩衍那》18 世纪泰文抄本、曼谷王朝初期的皇室诏书等国宝级藏品提供了新的保护方案。

  在学校的文物保护实验室里,项目负责人 Lunjakorn 博士向记者展示技术原理:“曼谷年均湿度 80%、高温 35℃,传统密封保存法只能延缓霉变,而我们的涂层以有机纤维素为原料,添加直径 50 纳米的二氧化硅颗粒,既能阻挡潮气和霉菌,又能让纸张‘呼吸’,避免纤维脆化。” 说着,他用棉签蘸取乳白色的涂层溶液,轻轻涂抹在一张 1920 年的兰纳文献残页上,静置 10 分钟后,原本泛黄发脆的纸张变得柔韧,用镊子轻拉也不易破损。

  为验证效果,团队进行了 20 年老化模拟测试 —— 将涂覆与未涂覆的纸张样本放入恒温恒湿箱,模拟曼谷的气候条件。结果显示,涂覆后的纸张坚韧度提升 65%,霉菌抑制率达 98%,更关键的是,涂层完全不影响字迹清晰度,即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,泰文书法的笔触细节也丝毫未变。“最困难的是调整涂层厚度,” 团队成员 Kanet 副教授回忆,“最初涂层过厚会让纸张透光,过薄又无法防霉菌,我们反复测试了 137 种配方,才找到 0.02 毫米的最佳厚度。”

  这项技术的灵感,源自 Lunjakorn 博士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访学经历 —— 当地博物馆用纳米技术保护中世纪手稿,让他想到泰国古籍面临的潮湿难题。回国后,他联合文学院古籍修复专家,耗时 5 年完成研发,目前已在多个机构落地应用:清迈大学中央图书馆用其处理了 1200 册 19 世纪兰纳文献,书页霉变率从每年 12% 骤降至 0.3%,原本因霉变无法翻阅的《兰纳民俗志》抄本,现在已能安全展出;曼谷国家档案馆更批量处理了 500 余件泰王御笔手稿,包括拉玛五世时期的教育改革诏书,档案馆馆长 Suda 表示:“以前每年要花 300 万泰铢修复受损文献,现在用纳米涂层后,维护成本降低了 60%。”

  目前,该专利已授权给泰国本土企业量产,推出学术版和个人版两种规格 —— 学术版用于大型机构,每升售价 1.2 万泰铢;个人版则针对古籍收藏者,100 毫升装仅 80 泰铢,可用于保护家庭留存的老照片、书信。“下一步我们计划拓展至木雕保护,”Lunjakorn 博士透露,团队已开始测试针对大城王朝木雕的纳米涂层,“希望让更多泰国文化遗产,能跨越时光被后人看见。”


泰国皇家学院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泰国皇家大学,吞武里大学,泰国留学,教育部认证,中英泰三语,曼谷留学,低成本留学,海归待遇,本科留学,硕士留学

    朱拉隆功大学研发 “文化保鲜剂”:纳米涂层让古籍延寿 20 年 - 泰国皇家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