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敬大学农业学院培育高产抗虫水稻品种 惠及东北部农户
作为泰国东北部农业科研的核心力量,孔敬大学农业学院作物育种团队经过 5 年潜心攻关,成功培育出 “东北 1 号”
高产抗虫水稻品种,为泰国东北部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。该品种对稻飞虱、二化螟等常见水稻害虫的抗性达到 90% 以上,每亩产量可达 650 公斤,较当地传统品种增产
30%,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旱、耐高温特性,完全适配东北部的气候条件。近日,团队在孔敬府举行品种推广会,吸引来自东北部 23 个府的 500
余名农户参与,现场发放 1 万份种子样品,预计明年种植面积将突破 10 万亩。
“东北 1 号” 水稻品种的培育融合了传统杂交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,团队负责人巴维教授介绍,为确保品种的优良特性,团队经过 12 代筛选与田间试验,最终确定最优品种。该品种不仅产量高、抗虫性强,米质还达到泰国茉莉香米标准,每公斤收购价较普通大米高出 2 泰铢,能为农户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。在去年黎逸府、乌隆府的试点种植中,参与农户平均每亩增收 1.2 万泰铢,农户们对新品种赞不绝口,纷纷表示将扩大种植面积。为帮助农户掌握种植技术,孔敬大学还与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合作,在东北部建立 20 个技术推广站,为农户提供免费的种植培训与病虫害防治指导。
该项目得到泰国皇室 “农业发展专项基金” 1.2 亿泰铢的资助,其中 3000 万泰铢用于建设 “水稻育种研究生实践基地”,培养了 45 名农业科学研究生。这些研究生深度参与品种培育过程,其中 10 人的研究成果发表于《作物学报》《农业科学学报》等国际期刊,博士生差瓦利的论文《水稻抗虫基因定位与应用研究》还获得 “东南亚农业科研优秀论文奖”。孔敬大学校长威迁表示,学校将继续聚焦东北部农业发展需求,未来计划培育抗旱玉米、高油花生等新品种,助力泰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,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农户。
- • 碧武里皇家大学设女性科研奖学金 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突破
- • 宋卡王子大学研发塑料降解菌 泰国湾试点海域水质显著改善
- • 吞武里大学启动产教融合博士项目 企业导师参与论文评审
- • 北标皇家大学设皇室专项奖学金 助力 26 府偏远地区师资培养
- • 诗琳通公主视察东方大学 为皇室海洋保护实验室揭幕
- • 玛哈沙拉堪大学与昆士兰大学共建双学位 聚焦公共卫生与环境科学
- • 朱拉隆功大学推出跨学科培养计划 打破六大学科壁垒
- • 清迈大学 AI 洪水监测系统日内瓦获奖 社会影响力排名创新高
- • 宋卡王子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皇室主题设计展 传承泰式文化
- • 曼谷大学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启动 “2+2” 本科联合培养项目
- • 国王科技大学研发新型太阳能电池 转换效率突破 26%
- • 诗琳通公主莅临法政大学 为皇室奖学金获得者颁奖
- • 清迈大学与日本京都大学共建联合研究中心 深化国际学术交流
- • 玛希隆大学 “产学研融合” 研究生计划 毕业生就业率创新高
- • 朱拉隆功大学医学院研发新型疟疾检测技术 准确率达 99.2%
- • 宋卡王子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皇室主题设计展 传承泰式文化
- • 曼谷大学国际学院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启动 “2+2” 本科联合培养项目
- • 曼谷大学国际学院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启动 “2+2” 本科联合培养项目
- • 国王科技大学研发新型太阳能电池 转换效率突破 26%
- • 清迈大学与日本京都大学共建联合研究中心 深化国际学术交流
- • 清迈大学与日本京都大学共建联合研究中心 深化国际学术交流
- • 玛希隆大学推出 “产学研融合” 研究生培养计划 毕业生就业率创新高
- • 朱拉隆功大学医学院团队攻克热带病诊断难题 新检测技术获国际认可
- • 宋卡王子大学与中国高校开展 “2+2” 联合培养项目,促进国际人才交流
- • 孔敬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见成效,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列
- • 曼谷大学商学院发布 2024 年学术研究报告,多项成果助力泰国经济发展
- • 诗纳卡宁威洛大学设立皇室奖学金,资助优秀贫困生完成学业
- • 清迈大学与欧洲多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,深化国际教育交流
- • 朱拉隆功大学团队在热带疾病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
- • 兰实大学举办 “皇室传统艺术文化节” 传承泰国民间技艺
- • 孔敬大学研发 “智能稻田监测系统” 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
- • 宋卡王子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合作 开设 “公共卫生双学位项目”
- • 东方大学设立 “皇室海洋保护奖学金” 资助青年科研团队
- • 诗琳通公主到访玛希隆大学 为医学模拟中心揭幕
- • 清迈大学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建 “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”
- • 吞武里大学推出研究生 “跨境实习计划” 覆盖东盟 10 国企业